大家肯定都听过、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建筑起火的事故吧。
据报道,2020年初步统计,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死亡1183人,受伤775人,直接财产损失40.09亿元。
可见,火灾其实离各位并不遥远。
而我们本篇讲述的内容,就是关于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知识,它在建筑设计里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因为它和大家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有一点仪式感。
那我们开始吧 ^_^
前面先讲两个关于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
建筑起火的原因:
①人为明火引起的火灾,如:乱扔烟头等。
②自燃引发火灾,如:机械设备摩擦发热,使可燃物自燃起火。
③用电或电气设备事故起火。
④雷击放电引起火灾。
⑤地震及爆炸引起火灾。
禁止烟火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①火灾初起阶段(轰燃前)
这一阶段燃烧是局部的,火势不稳定,室内的平均温度不高,蔓延速度慢,破坏能力低。
②猛烈燃烧阶段(轰燃后)
火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突然增大,发生轰燃。室内所有的可燃物全部被燃烧,火焰充满整个房间,燃烧稳定,难以扑灭。这时的室内温度一般可达到1100℃,破坏力很强。
③衰减阶段(熄灭)
经过猛烈燃烧之后,室内可燃物大都被烧尽,燃烧向着自行熄灭的方向发展。
建筑火灾的蔓延
1.火灾的蔓延方式
①通过热传导蔓延
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通过导热性好的介质,把热量传递过去,引燃隔壁的房间。这个规模是比较有限的。
②通过热辐射蔓延
火通过热辐射将热源的热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发射到周围物体上,把距离近的物体点燃。防火间距就是考虑这一原因而设置的间距距离。
③通过热对流蔓延
火通过热对流将炽热的燃烧产物(烟气)与冷空气之间相互流动,把较近的建筑点燃。
2.火灾的蔓延途径
①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
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对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空间。火势横向主要通过内墙门及隔间墙进行蔓延。
②火灾沿竖直方向蔓延
若未作完善的防火间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贯穿整栋建筑的电梯、楼梯、设备管道等等,蔓延到建筑的其他楼层。
通风管道发生火灾,除了自身可以起火外,还可以被吸进火灾房间的烟气,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冒出来,可见是相当危险的。
......
建筑防火措施有这几个:
总平面防火、耐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防烟分区、室内装修防火、安全疏散、工业建筑防爆。另外,还有消防给水、灭火系统,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排烟系统,电气防火、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建筑耐火设计
1.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不燃性材料: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等。
可燃烧材料:木材、纸板、胶合板等。
难燃性材料:沥青混凝土构件、木板条抹灰等。
而我们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其耐火极限,我们可以看它是否失去支持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
2.建筑耐火等级
我国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建筑耐火等级是由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像防火墙、承重墙、梁、柱什么的,都有对应的耐火等级。
重要公共建筑、商店、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地下、半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对于其他民用建筑,在层数较少时,可以采用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中,一类建筑应为一级,二类建筑不低于二级,裙房不低于二级,地下室应为一级。对于工业建筑,厂房内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仓库内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均划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戊类。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安全设备。
建筑防火间距
这个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了,如果以大众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消防车道应该是最频繁出现在新闻上并吸引关注的原因之一了。
教材上有一张非常直观的图来表示间距的大小
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高层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很多大型建筑我们都能轻易地看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类的。
防火分区的分隔物是防火分区的边缘构件,主要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和防火水幕带等等。
疏散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包括:安全出口的布置、疏散出口的布置、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及疏散楼梯的布置等。
1.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安全出口应符合要求分散布置、双向疏散的原则。单、多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且公共建筑不少于2个,而一些特殊场所面积小于等于200m²、人数不超过50人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2.疏散出口的设置要求
这里有人要质疑了,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难道还不一样?
其实这里的疏散出口是指进入疏散通道的那个门,并不是所谓的出口,看图。
3.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4.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
按形式和防烟火作用可分为防烟楼梯、封闭楼梯、室外疏散楼梯。
①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入口处设有能阻止烟气进入的封闭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设置应保证前室的使用面积,首层可以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
用阳台、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②封闭楼梯间
用耐火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式楼梯间宜靠外墙设置,应能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③室外疏散楼梯
特点是设置在建筑外墙上,全部开敞于室外,常布置在建筑的端部。它不易受到烟火的威胁,既可供人员疏散时用,又可供消防人员登上高楼扑救火灾。
在学习了本篇内容之后,我想我们不单单要掌握建筑专业知识,更应该知道在火灾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虽然作者本人没有经历过火灾,但地震依然让我警醒具备逃生知识的重要性。
2017年12月24日,郑州市解放路82号,发生火灾。但让我们值得注意的是,火灾发生后,逃跑的人受了很严重的伤,而固守救援的人没有受伤。
具体内容就不详细说了,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大家,求生技能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素质。也许学生时期各种演习不当回事儿,但在学习了本篇内容以后,我由衷希望大家能够有危机意识,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一种责任。
工程Live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教会大家如何成长。
END
转载网络
来源:工程Live